欢迎来到婺源旅游包车网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资讯
旅游资讯
  • 来源:旅游资讯 / 时间: 2024-10-23

    画马名家来婺源“秀”画

    画马名家来婺源“秀”画 3月25日至29日,当代画马名家王正禄书画精品展将在婺源当代艺术馆举行。此次书画展由婺源县委宣传部主办,婺源县文广新局、婺源县广播电视台、婺源当代艺术馆承办。 王正禄,1945年生,南京人,“千驹苑”主人,一级画师。现任中国艺术家学术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华东画院名誉院长、徐悲鸿研究会研究员等职。他自幼习书画,曾得到尉天池、陈大羽等诸多名师指点

    详情
  • 来源:旅游资讯 / 时间: 2024-10-23

    留住婺源最后的稻田—婺源乡土情怀

    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 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 微微笑 小时候的梦我知道 ——《稻香》 记忆中,每一个在婺源乡下度过的暑假,总是围绕着那一片绿意悠悠的稻田。 因为稻田里有正等着用蚯蚓去钓的青蛙,稻田边有每天要跳进去洗三次澡的小河,而离稻田不远的屋子里还有喊你吃饭的爷爷。爷爷的声音就像夏天吹过稻田的风,暖暖的,很舒服。 夏天的水稻有着最好看的身姿

    详情
  • 来源:旅游资讯 / 时间: 2024-10-23

    登婺源最高峰擂鼓尖攻略视频—婺源旅游包车网

    登婺源最高峰擂鼓尖攻略视频 擂鼓尖又名擂鼓峰,海拔1630米,所属大鄣山,如利剑插云,气势磅礴。县志载:登此山巅可西瞻彭蠡(鄱阳湖),北眺白岳,东望黄山,南瞩信州。鸟瞰远近之三花尖、香油尖、五股尖、双坦尖、斧头角、梅花尖等一座座千米高峰,但见“旋转顿挫起伏,犹如旌旗刀戟,岿然分兵阵势,擂台比武”。 1985年出版的《婺源县地名志》一书中,对擂鼓峰的介绍是:“擂鼓峰,又名擂鼓尖

    详情
  • 来源:旅游资讯 / 时间: 2024-10-23

    登顶五股尖致敬六股尖,攻略路线分享

    登顶五股尖致敬六股尖,攻略路线分享 五股尖又名五华山,为江西浮梁县与安徽休宁县的界山,海拔1618米,是怀玉山脉的第二高峰,仅次于她的姊妹峰-六股尖 (海拔1629.8米,休宁与婺源的界山)。今年清明节假期间,当我跟随6位小伙伴站在六股尖 顶眺望不远处的另一高峰--五股尖时,心想总有一天我要站在五股尖顶上致敬六股尖 ,在冬至节气的前一天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详情
  • 来源:旅游资讯 / 时间: 2024-10-23

    白腿小隼现身婺源,拍鸟爱好者速来!

    近日,白腿小隼 在婺源再次火爆“鸟圈”,众多拍鸟爱好者纷纷来到浙源乡察关架起“长枪大炮”拍摄一种酷似大熊猫的小鸟。其黑白的配色和毛茸茸的质感,时不时的摇头晃脑,憨态可掬的样子,实在是超级可爱! 原来这种小鸟叫白腿小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为它的模样有点像大熊猫,所以人们称它为“熊猫鸟”、会飞的“熊猫”。白腿小隼大小和麻雀相仿,却能猎杀比它大几倍的猎物,号称世界上最小猛禽。

    详情
  • 来源:旅游资讯 / 时间: 2024-10-23

    百个最具乡愁村庄推选:婺源县西冲村

    百个最具乡愁村庄推选:婺源县西冲村 婺源县西冲村 西冲村位于婺源县西北部,距县城20 公里,是中国传统村落、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西冲,不光有优美的田园风光,更有厚重的人文底蕴,村内有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40余幢,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俞氏宗祠”, 有吴王井、长生泉、石壁井、八只坎、乙召斋书屋、范相公庙、关帝庙、入云松等历史古迹和景点。这里青山耸立,绿水环绕

    详情
  • 来源:旅游资讯 / 时间: 2024-10-23

    百年古宅诗意家,婺源民宿墅家墨娑西冲院

    相传越王勾践复国后,西施随范蠡翻山越岭一路风尘,来到古属吴国的婺源。 遍地荷花之处曾是西施心中的梦境,或许正因为她的到来,这片六水朝西的山谷平地,就有了西谷(西冲前身)的美丽名称。 1000多年后俞氏十六世祖迁居于此,俞氏宗族繁衍生息。200年前,俞族俊礼公在村口建了一座精美绝伦的祠堂,以固家族兴盛,定名“职思堂”。世事变迁,后易名“正和堂”,获有中正平和之意。 这里是美丽的西冲村……

    详情
  • 来源:旅游资讯 / 时间: 2024-10-23

    盘点中国徽商十大著名老字号的发展历史

    盘点中国徽商十大著名老字号的发展历史 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明,徽州,今江西婺源县、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 张小泉剪刀 张小泉,明末徽州黟县会昌乡人。其父张思家,自幼在以“三刀”闻名的芜湖学艺。小泉在父亲的悉心指教和实践中,也练就了一手制剪的好手艺。 明朝末年,灾害频繁,烽烟四起。黟县百姓朝不保夕,苦不堪言。父子二人,制剪为业

    详情
  • 来源:旅游资讯 / 时间: 2024-10-23

    目睹古徽州婺源最后的古法榨油

    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榨油工的传承”,便知道徽州 地区的民间,还保留着最原始的古法榨油。等这个月去了江西婺源篁岭 ,才亲眼目睹了一场古徽州 婺源地区最后的古法榨油。 还是把时间追溯到今年的二、三月份,我曾特意赶到婺源篁岭 ,探访一场场面浩大的万亩梯田油菜花。当面对那篁岭 山间层层叠叠的油菜花时,心中不免有些疑问,当到了油菜花结籽收获的季节,又该是怎样的? 三月份去的时候,在篁岭

    详情
  • 来源:旅游资讯 / 时间: 2024-10-23

    神秘的徽墨制作工艺—婺源徽墨

    徽墨,即徽州 墨。徽墨是中国制墨技艺中的珍品,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古徽州 府(今歙县)而得名。歙县制墨的肇始时间当不迟于唐,它是书画家至爱至赖的信物。古人曾云:“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 徽墨配方非常讲究,主要有松烟或桐油烟、牛皮胶、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10余种名贵材料进行调配。 徽墨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不同流派各有自已独特的制作技艺秘不外传。主要有炼烟、和胶

    详情
在线客服
微信联系
客服
扫码加微信(手机同号)
电话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