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旅游资讯 / 时间: 2024-11-04
忆南门街鼎益糕点店浅谈蚺城饮食文化!-民间故事-婺源旅游网
鼎益糕点店旧址就在南门街85号对面。民国前乃是婺源县城最负盛名之一家粿子店。店主是延村金锦昭。鼎益所生产之糕点誉名整个徽州府。其中如意酥,桃酥最有名。这两种属酥饼,如乒乓球大扁平形,外皮松软内中包馅。如意酥圆形上印玉如意一枚,点胭脂红一点,而桃酥亦是桃形,上印仙桃模样也点胭脂红。祝寿喜庆多用之。葱酥倒也普通,圆形小饼泛葱香。托酥就是李坑月,因用一張纸托着而名。传说乃是李唐王爷从京城带来之珍馐
详情 -
来源:旅游资讯 / 时间: 2024-11-04
婺源史话浅记!-民间故事-婺源旅游网
婺源县志始于宋咸淳己巳(公元1260年)由当时县令洪从龙作序。由唐到南宋经五百余年,因革废置不知其几,未有筆之书以传远者,邑一大缺典也!可见婺源历史记之亦浅。然传说与记相分析,许能少许还原。婺源近代考古发现,商周在婺源今之王封(镇头)与善山(中云)出土文物可证实3000多年前婺源就有文明。传说土人是山越族,何谓山越?乃是远古越之一支。记载炎黄二帝是人文始祖,蚩尤也是祖先之一,因其性子残暴
详情 -
来源:旅游资讯 / 时间: 2024-11-04
访蚺城金家巷隨记谈!-民间故事-婺源旅游网
金家巷今分金家上巷与金家下巷。下巷在南门街南侧,与老城墻近焉。下巷古韵犹存。东首就是金家屋,屋主为金少云祖建造,因解放后划成份作公房租其他人住,郑家屋在前,里厢为程姓居。这些老屋皆民国前建。古代金家巷当然是金姓居。从金家巷北上就是蚺城金刚岭。只有山坡无岭迹,缘何称金刚岭?这得从这支金姓谈起。这支金姓属汉姓,而汉代乃是匈奴人氏。浅曰这支金姓由来。西汉武帝时,匈奴休屠王的太子归顺汉朝
详情 -
来源:旅游资讯 / 时间: 2024-11-04
婺源建县古文本解读!-民间故事-婺源旅游网
清华置县始末一一唐开元二十四年丙子。歙州地西南,接饶州界,有洪真作妖。讹去县遥,民不自安,遂奏乞置县。至开元二十八年,敕下歙州,立婺源县今清华是也。县在清华一百四十二年壬寅岁下武口判县。咸通六年乙酉,剌史庐肇奏,于婺源管内置弦高,五福两镇。今县治即弦高镇,环珠即五福镇镇将罗艾,因捕盗于铜步溺水死。乾符四年丁酉,歙州差遊奕使汪英武充弦高镇将。即汪司空也。其时英武剙一都镇。中和二年壬寅八月
详情 -
来源:旅游资讯 / 时间: 2024-11-04
南门街老义和布店旁杂货店古典契文本探!-民间故事-婺源旅游网
近在南门街老鼎益糕点店对面,原杂货店发现一套典契文本。文本收藏者名王欣祥。近花甲也属文雅之士。为吾釆访提供了方便,文本整套,虽旧亦可给研究这方面文化提供了实物证据。今店乃是2000年间重建,原址是杂货店。九十年代从屋主程全龄手中买下,三万元。今是五金店,名老义和五金店。因布店已消失,借用老义和名号。今门牌号为南门街81号。王先生祖上是人一蚺城王家祠人,解放初因父参加土改工作在梅林工作,家就住一都
详情 -
来源:旅游资讯 / 时间: 2024-11-04
蚺城胡老爹传说故事!-民间故事-婺源旅游网
胡老爹原形就是胡德胜。蚺城十字街旁是种德里因巷内有工医者号种德居士。宋淳熙间(公元1180年左右)县令许应龙以种德居士而将此地谓名种德坊,巷,里只是沿坊而名。其实之前名道观巷,当然附近有道观。有道观就有道士。据婺源县志载,宋朝县城人胡德胜,家居种德坊福泉井旁。其父名胡发。是张天師的检察将军。胡德胜借父神通,一日午睡汗流浃背,醒来后说某处风浪要覆舟,某处地池要失火,后皆应验。胡德胜死后立祠
详情 -
来源:旅游资讯 / 时间: 2024-11-04
紫阳镇南门街!-民间故事-婺源旅游网
紫阳镇南门街明代前称南街。是弦高街一部份。明代万历十三年(公元1588年)知县见县城街道素无石,动众兴工铺设青石板路面。街长三里,寬六至九尺。南街只是南门上下一部份。也称南门街。南门街以商庙与住家结合。解放前县城有商店103家,南门街约占三分之一。约三十余家商店。主要经营杂货,布匹,百货(时称京货)糕点,药材,烟酒,傘业,蜡烛,酱坊,文具纸张,木行等商店94家。有电灯公司,饮食店等。商店老字号有
详情 -
来源:旅游资讯 / 时间: 2024-11-04
沱川南坑村遊记!-民间故事-婺源旅游网
南坑村即南面之溪村。西南乡镇头游山与乐平界也有南坑村,婺源有名之南坑煤矿焉!这南坑乃是沱川南坑村,沱川乃这带之总称,乡所在地在樟村,南坑村在樟村东南方向五里余。古乃通清华镇古道间。从此上月岭去月岭脚,小横坑,十亩段,到横坑口去清华乃是捷径。今新公路仍照古道焉!而近代老公路乃是到沱口上山经许家,双河口达沱川。论山水风光,吾倒感从沱口许家上岭路风景更美也!沱川南坑村乃是查姓聚居村。近二十户
详情 -
来源:旅游资讯 / 时间: 2024-11-04
草坞春遊记!-民间故事-婺源旅游网
昔时蚺城乃弹丸之地。隨改革开放城市急速扩张。过星江三面,紫阳镇地盘倍原蚺城数倍数倍也!早年皆是乡下矣!草坞早些时吾误称蔡坞。过外草坞隧道方知称蔡坞错焉!草坞有一村。二十几户人家,云是两百多年前迁来落户。最早是一张姓农居草坞。顾名思义此坞杂草丛生,开荒造田,繁洐生息,定艰难矣!人乃动物姣姣者,苦不怕,苦尽甘来。今遊草坞,已不见稻田。数不尽之楼房近隧道傍层层叠叠。赖于改革之动力也!草坞村还窝在坞蕩
详情 -
来源:旅游资讯 / 时间: 2024-11-04
西岸遊侃!-民间故事-婺源旅游网
览罢半山春光!从清思路古石岭下,东岸崖洞留下记忆。江岭菜花虽还未旺,人头攒动,有遊客忙于观賞拍照也!吾进西岸村。高楼十余幢,有三古宅藏匿于村中,缘保护亦得于保存,内虽破旧坍塌,而外墻亦未全摊矣尤为门垴,砖雕图画,栩栩如生,记录着屋之主人之富贵尊严矣!传说亦是几百年前之事焉!小小村庄,不足二十户。倒有旧官宦出自此村,最大乃清朝侍郎京官也!古云一代为官几代不旺,见破败之古宅,想子孙亦平庸?村民也曰
详情
旅游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