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婺源旅游包车网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资讯
旅游资讯
  • 来源:旅游资讯 / 时间: 2024-10-23

    婺源遭暴雨全部景区已临时关停

    婺源遭暴雨全部景区已临时关停 记者从婺源县委宣传部获悉,受强降雨影响,婺源景区已全部临时关停营业,重新开放时间将视天气和汛情而定。 23日以来,江西省婺源县出现持续强降雨,局部大暴雨,导致县城部分地区积水严重,河水暴涨、部分农田被淹,一些房屋出现倒塌。受强降雨影响,婺源部分路段发生塌方或被淹。24日10时左右,婺源县江湾石门峡景区因山体滑坡致4人失联。 出于安全考虑

    详情
  • 来源:旅游资讯 / 时间: 2024-10-23

    婺源那废弃的砖窑与烧窑工人

    游走婺源大地,不经意间的视觉里,一栋挨着一栋的白墙黛瓦,殊不知,一砖一瓦的前世今生,是由一代代泥瓦工的汗水和繁杂的工序换来的。乡村的某一个角落或许还能找到已经废弃的砖窑。 从添柴的灶口开始讲那老窑的故事吧!那一块块打磨平整泥坯都从这里进去,关上门,灶口处弥漫起数日炊烟之后,再把烧硬的泥坯掏出窑口,这时的泥坯子就成了砖头、瓦片。这些建筑房屋的材料

    详情
  • 来源:旅游资讯 / 时间: 2024-10-23

    婺源郑公山—婺源最后的“土墙部落”

    【点睛】郑公山,对大多数婺源人来说都是一个陌生地,更别说游客了。网上对郑公山的介绍几乎一片空白,为了揭开她神秘的面纱,响应“走群众路线,到基层中去”的号召,9月2日,我们一行5人来到了人烟稀少、鲜为人知的郑公山。 郑公山,对大多数婺源人来说都是一个陌生地,更别说游客了。网上对郑公山的介绍几乎一片空白,为了揭开她神秘的面纱,响应“走群众路线,到基层中去”的号召,9月2日

    详情
  • 来源:旅游资讯 / 时间: 2024-10-23

    婺源鄣山小学的老照片,满满都是儿时的回忆!

    婺源鄣山小学的老照片,满满都是儿时的回忆! 鄣山小学老照片 学生合影 摄影 :徐永春 婺源 鄣山小学·2003届的毕业生们,来找找你童年阳光快乐般的傻样吧。希望历经千帆的你,还能像孩子一般喜笑颜开,归来仍少年! 同学名单: 汪超、余丽君、余建奖、余任青、汪庆馀、余永发、汪微、余立湘、余志新、汪庆泉、余建军、汪绍龙、余洪伟、汪文宝

    详情
  • 来源:旅游资讯 / 时间: 2024-10-23

    婺源鄣山村,白云深处有人家

    婺源鄣山村,白云深处有人家 很多地方,只有在历尽千辛万苦之后的到达,才能体会出他的美丽。 鄣山村 ,婺源地区海拔最高的小山村,因为原本不是我们的目的地,只是匆匆一笔带过,留下了些许依然是关于粉墙黑瓦点缀着雪白梨花的记忆。但是,旅途中的风景,每每总是不经意地带出,我很是庆幸我们选择了鄣山村 ,也正因为我们为此行走攀登了5个多小时的山路上到这个山顶,才有了后面下山途中的艳遇。

    详情
  • 来源:旅游资讯 / 时间: 2024-10-23

    婺源鄣山村——婺源最美后花园

    婺源鄣山村——婺源最美后花园 鄣山村 被誉为婺源最美自然乡村,婺源的后花园。 横亘于婺北的大鄣山 绵延百里,为庐、浙两水的滥觞,古诗云:“蹯踞徽饶三百里,平分吴楚两源头。”主峰擂鼓峰 海拔1629.8米,是婺源群峰中的翘楚。峰顶正中埋有“军委测绘局”字样的一枚圆形铁印。拂晓登上天鄣绝顶,极目远眺,但见周围群峰“旋转顿挫起伏,犹如旌旗刀戟,岿然分兵阵势,擂台比武”。就在擂鼓峰

    详情
  • 来源:旅游资讯 / 时间: 2024-10-23

    婺源鄣山村六股尖红色旅游文化基地项目

    婺源鄣山村六股尖红色旅游文化基地项目 《关于申报婺源县大鄣山 乡鄣山村 红色旅游 文化基地项目申请报告的请示》和《婺源县大鄣山 乡鄣山村 红色旅游 文化基地项目申请报告》收悉。根据《江西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45号)和《江西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暂行办法》(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46号)等文件精神,经研究,原则同意该项目备案,现将有关事项批复如下:

    详情
  • 来源:旅游资讯 / 时间: 2024-10-23

    徽州文化第11集—文房四宝

    徽州文化第11集—文房四宝 伴随着徽州 经济的辉煌,徽州 文化也曾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流光溢彩,这当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推进了作为文化载体的文房四宝的向前发展。徽州 在文房四宝上所作的贡献,就足以让世人注目。 徽墨的诞生地就是徽州 ,据《徽州 府志》记载,徽墨创始于唐末,易州著名墨工奚超因战乱携子廷圭南逃至歙州,定居下来之后,重操制墨旧业,而后,奚家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佳墨

    详情
  • 来源:旅游资讯 / 时间: 2024-10-23

    徽州文化第12集——教育启蒙

    徽州文化第12集——教育启蒙 清代三朝军机大臣曹振镛在《西递明经胡氏壬派宗谱》序中写道“山川清淑,风气淳古,弦诵之声,比舍问答,其人类无凉薄之心,而有士君子之行。”这么好的民风习尚,绝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文化的积淀,教育的成果。 徽州 教育源远流长崇尚教育遍及城乡,所谓“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远山深谷,居民之处,无不有师有学”正是这种风尚的真实写照。“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

    详情
  • 来源:旅游资讯 / 时间: 2024-10-23

    徽州文化第13集—书院春秋

    徽州文化第13集—书院春秋 清光绪29年,废除科举,徽州 开创了新学。不仅建立了初等教育,也开创了中等教育。尤其是民国之初,中等师范,初级中学应运而生。到20世纪末,徽州 几所老资格的中学,已经度过八十岁生日。这些老学校优美的教学环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当然是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保证。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中潜在的教育力量,无形地影响着徽州 的莘莘学子,那就是徽州 一脉相传的教育传统。

    详情
在线客服
微信联系
客服
扫码加微信(手机同号)
电话咨询
返回顶部